自由意志──根本的幻覺
自由意志不存在,因此「自我」也不存在。
你現在就可以做個實驗:試著「選擇」下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念頭。停下來,認真試試──你能決定五秒後自己會想到什麼嗎?是童年的某個畫面?明天待辦事項的焦慮?還是某首歌的熟悉旋律?
那個沒有施力點的空白瞬間,就是自由意志不存在的赤裸證據。
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做選擇:早上選擇喝咖啡還是茶,週末選擇出門還是宅在家,人生選擇追求理想還是安穩。但仔細看,這些「選擇」是怎麼發生的?當你站在咖啡店櫃檯前,「今天想喝拿鐵」的念頭是怎麼產生的?是你「決定」要這樣想的嗎?還是它就這樣自然浮現,你只不過是順從了最強烈的渴望?
在那片我們稱之為「意識」的無邊無際、持續湧動的黑暗裡,你的想法是如何被「決定」的?從出生到現在,你真的選擇過自己的任何一個想法、感受或慾望嗎?如果有,你實際上是做了什麼去「選擇」它們的,而不是在它們浮現之後才說「對,這是我的想法/感受」?
在那綿延不斷的思緒中,究竟哪裡有縫隙能容下你的「自由意志」?
你可能會抗議:「我現在豈不是可以用我的自由意志,選擇舉起我的右手而不是左手嗎?」──但為什麼你是選擇舉手呢?為什麼你不是舉起腿、動動手指、或撥弄頭髮來反駁呢?當你接著想「我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舉起任何一隻手啊」,這個念頭又是怎麼冒出來的?你做或不做什麼來證明自己有自由意志的想法,是你決定讓它出現的嗎?
就像坐在後座學爸爸開車的小孩,我們總是揮舞著雙手,假裝自己真的能操控車子向左或向右。然而實際上,沒有人曾在任何一刻選擇了自己的情緒反應,沒有人曾在任何一刻決定了自己的下一個想法,沒有人曾在任何一刻改變或阻止了自己最強烈的慾望──就算有,那也只代表他改變或阻止自己的慾望更強烈。
我們的慾望、思想、和情緒從未受到意志的主宰,總是逕自從心靈的深淵浮現。對,就連你讀到這裡萌生的「但我還是感覺自己有自由意志」的念頭,也不例外。
你的直觀經驗,已經證明了自由意志不存在。
一旦理解這點,你就不得不重新認識人生中的所有事件:你沒有選擇自己對獨立樂團的偏好,沒有選擇自己擅長線性代數但統計很爛,沒有選擇自己能或不能加強工作上的溝通能力,沒有選擇自己想或不想對傳統產業有興趣,沒有選擇自己喜歡哪種型的男生,沒有選擇自己為什麼能將小時候的經濟拮据化作發憤圖強的動力。當然,你也沒有選擇讓自己的心臟跳動,沒有選擇出生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家庭,沒有選擇哪所學校會錄取你,沒有選擇上週五老闆對你的態度。
所有在你腦袋中浮現的想法、情緒、慾望,和所有在你腦袋外發生的一切,都一樣是「發生在你身上」的事。從嬰兒期的第一次分離焦慮,到昨天會議上突然的緊張臉紅;從「莫名」喜歡上某個歌手,到「偶然」走錯路遭遇的車禍──這些骨牌早在你出生前就開始倒下,一路來到此時此刻的你。
既然這一連串塑造了「我」的事件沒有一個是你主動選擇的,那麼所謂的「我」究竟在哪裡?
每個人都相信他們的「自我」和世界之間有條清晰的界線,相信自己腦袋裡發生的事情是由某個獨立於一切的實體──有些人稱之為「靈魂」──所決定的。但當你明白生命中百分之百的經驗都是「發生在你身上」的事,而不是你的自主選擇,你就會發現那條界線並不存在。
「自我」是個精緻的幻覺,是個為了溝通而不得不存在的文法結構,是個方便社會運作而被周遭人們創造出來給你扮演的角色。
達摩祖師當年從天竺來到中國,慧可向他求法,問:「我的心不安,請幫我安心。」達摩說:「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」慧可沉默許久,說:「我找不到心。」達摩說:「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。」
你現在必然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:當你真的去找,就會發現「自我」不存在。
這是我們重新理解一切的起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