獎懲不應只論結果
教育孩子,必須了解動機和結果之間的差異。
孩子把玩具分享給弟弟妹妹,是慷慨的舉動,還是為了避免麻煩?當孩子發脾氣,是故意反抗,還是尋求關注?孩子能完成作業,是真的為了學習,還是不想挨罵?
好的動機未必就有好的結果,壞的動機也未必結果就壞。如果只從結果好壞來進行獎懲,就會導致不合時宜的獎賞和懲罰,會訓練孩子在我們面前「表演」最好的一面,卻無法塑造真正重要的品格。
我們必須努力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,而非只是對孩子的外在表現和結果作反應。好的動機需要被謹慎理性地放大,而不是自動獲得讚賞;壞的動機需要充分地了解和導向有益的活動,而不是毫無疑問地責備。
「善果者惟善出之,惡果者惟惡出之」,是個太過天真的想法。
真正的教育,發生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動機之後,而不是只對行為做出表面的反應。耐心及理解是不可或缺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