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見是奢侈品
意見,人們對於萬事萬物的意見,大多是奢侈品。
財富、外貌、社會地位是許多人博取認同的手段,有些人則是透過他樂於分享的觀點、智慧、修為、道德教訓。
有錢才買得到豪宅名車,但一個人無論有沒有錢,都可以滔滔不絕地用他的意見、立場、品格、價值觀,來裝飾自己。
一個人買勞力士是想自我感覺良好,另一個人對此嗤之以鼻也是想自我感覺良好。
無論靠物質或靈魂來打動他人、哄抬自我,都一樣是糜爛沉溺的自戀。
追求物質至少有個極限──銀行帳戶會見底、收納空間會塞滿、新鮮感會消退。物質至少坦承自己的膚淺──名錶不會假裝能拯救你的靈魂。
追求精神層次則沒有盡頭。你永遠可以更好、更慈悲、更覺醒、更榮耀上帝。這種對優越感的追逐,不過是用「自我提升」包裝的另一種血拼,還能洗腦自己比那些庸俗的物質主義者更高尚。
無論是你的名錶,或是你對於買名錶的人的意見,都不是必需品──你急於發表的那些意見,除了短暫的優越爽感之外,還為你帶來了什麼?
世上沒有必需品,因為不存在「應該」和「不應該」。這些標準只是你用來顯得比別人更重要、更聰明、更高尚的工具。
餐桌上的食物不是必需品,成就地位不是必需品,你的美德和觀點也不是必需品。
但只要你還把「自我」當成必需品,就永遠看不清這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