獎勵無益教育
「獎勵可以激勵孩子」是個迷信。
獎勵是變相的懲罰:當孩子無法達到我們設定的高標準,那個未能兌現的獎勵就更像失敗的提醒。更糟的是,當家長情緒起來而「扣留」獎勵時(你再這樣,原本答應你的事情就不做了),獎勵就成了操弄的工具,怨懟的來源,
獎勵會侵蝕信任:獎勵將親子關係變成「交易」。孩子學會表演出「最好的一面」來贏得認同和獎賞;掙扎、困惑、無助?那些都該藏起來。獎勵或許能讓父母從孩子身上得到他們想看見的行為和結果,卻再也看不見孩子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刻。
獎勵跳過了「為什麼」:獎勵使我們習慣性忽略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。既然獎勵能「立即見效」,我們就不會想去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、為什麼那樣覺得。一旦我們喪失好奇心和溝通的意願,就失去了真正了解和幫助孩子的機會。
獎勵導致便宜行事:獎勵會激勵孩子只做最基本的事,用最快最方便的方式完成任務,就算犧牲品質、創造力、甚至誠信也無所謂。如果我們只在乎看到寫完的家庭作業,而不是孩子究竟想不想學、學到了什麼,那麼當我們發現孩子居然會翻解答抄答案,我們也就沒什麼好訝異的。
獎勵不會讓孩子學會我們希望他們學會的事情,獎勵只會讓他們學會怎麼得到更多獎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