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dans huang

學校教給我們最失敗的一課

學校教給我們最失敗的一課,是欠缺「持續改善」的概念。

想想看,在學校的每個學期,我們不都是交完作業、考完期末就大功告成?課程一旦結束,那些就成了你「已經學會」的東西。我們經歷一個個形式上的「完成」,不斷從上個階段「畢業」。老師從來不會要你回頭改進上一個報告、重考上一次期末;如果會,那代表你「失敗」了。

隱藏其中的訊息是:「如果你有學好,就只需要做一次就夠了。」

在學校裡,我們很少重複練習、收集回饋、持續優化,也因此,根本沒有真正的進步可言──既然每次考試和作業的內容都是不重複的,那就算我們拿到越來越高的分數,也只能勉強代表我們某部分學得比其他部分更好罷了。

學校灌輸給我們一種對學習的誤解,以為只做過一次就可能精通某件事,可以不斷從學習中「畢業」。現實中,真正的專精來自反覆做同樣的事,但每次都要有所提升;真正的高手能看見重複練習、回歸基本功的價值,能在同一項工作裡持續精進、深化領悟。

工程師會一次又一次優化程式碼、作家會不斷編修文章、運動員會練習成千上萬次的單一動作。現實裡沒有「大功告成」或「畢業」,你永遠不會厲害到可以拋開基本功,也不會優秀到不需要做重複的工作。我們甚至有可能在某次改善中把事情變糟,但那也是同等重要的一課。

在職場上,我看過有人傲慢又無知地認為,自己在現任崗位已經「學完該學的一切」,彷彿無聊繁複的工作已經「配不上」他,相信自己理所當然該「畢業」到更好更有趣的職位。這種人永遠不會真正精通任何專業,也不會對事物有深刻的見解,最後只能在工作上表現平平,繼續抱怨為什麼日復一日做著一樣的事。

學校只要求我們做一次,要不成功要不就失敗。現實世界則要求我們週復一週、月復一月地做,並獎賞那些精益求精的人。

#學習 #思考